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
下兩週(11/5, 11/12)停課,請注意不要白跑一趟。
下週一(11/5)期中考停課一週,
下下週(11/12)一因教師參加研討會,亦將停課一週,另行補課,敬請見諒。
我想辦法另行補課。
尚未繳交作業1的同學,請於本週日(11/4)前,e-mail給我。
wheiming@ms9.hinet.net; huimin.chen@msa.hinet.net 兩個信箱均可。
下週會將建議採用的題目回傳給各位同學,請大家注意信箱。
提供一篇「城市」單元的參考文章!
提供一篇夏鑄九老師的參考資料,對於台灣的城市空間發展有清晰的勾勒,請參考。(於e校園服務網文件處下載,放在「參考資料」文件匣內)
夏鑄九。2007。〈2007 城流鄉動——台灣西海岸全球都會區域的形構〉,發表於「城流鄉動:2007年文化研究會議」,2007年1 月6-7日。台北市:台灣大學工綜館國際會議廳。
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
小作業1所需之參考書目撰寫體例格式,請參考!
參考書目之體例說明
※請至數位平台下載完整說明。(PDF檔)
注意事項:
1. 第二行之後請將句首向後避,無論中西文,均往後避兩全形。(即凸排兩字)
2. 引用英文,除介系詞及冠詞外,第一個字母均要大寫。句首無論為何種詞性,均要大寫。
3. 引用參考書目,需為內文中有提及者。
4. 引用某書某些字句等出處,需清楚註明頁數。
以下編排方式是:
1. 引用的材料類型
2. 規則說明。
3. 例子。
中文部分:
一、引用整本書
作者。年份。《書名》。出版地:出版社。
朱元鴻。2000。《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:社會學框作筆記》。台北: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。
二、引用某合集中的一篇
作者。年份。〈篇名〉,編者編,《合集名稱》。出版地:出版社。
瞿海源。1991。〈色情與娼妓問題〉,葉啟政、楊國樞編,《台灣的社會問題》。台北:巨流。
三、一位作者引用不止一篇
第一篇與按照其他規則。
第二篇以後,在姓名處畫兩全形直線,代表同一人。
傅大為。1995。〈H2O的一個不可共量史〉,何志青、洪裕宏主編,《第四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選集:哲學篇》,頁95-122。台北:中研院歐美所。
——。1997/3/24。〈在科學戰爭中一次成功的顛覆〉,《中國時報》,時報科學版。
四、引用期刊中某篇
作者。年份。〈篇名〉,刊於《期刊名》第X期,第Y卷,OO年Q月,頁xx-yy。
丘延亮。1995。〈工害輸出、一「國」左派與民主否思:一個國際—歷史的「台灣次帝國」對詰〉,刊於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第18期,1995年2月,頁231-243。
五、引用論文
作者。年份。《論文名稱》。XX大學OOO研究所X士論文,未出版。
紀慧文。1996。《十二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》。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,未出版。
六、報紙
作者。日期。〈文章名稱〉,《報紙名稱》,版名或專欄名稱或第幾版。
林懷民。2003/8/14。〈激流怎能為倒影造像〉,《中國時報》,人間副刊。
七、引用網路及電子資料格式(請務必註明瀏覽日期):
1. 電子書:
作者。年代。《書名》。出版者、製作者或提供單位。網址。(瀏覽時間)
曾雪娥。1999。《圖書館的利用—國民小學篇》,圖書館與資訊素養叢書1。台北市:國家圖書館。http://www.ncl.edu.tw/cl_ebook/list_01.htm#list1。(2002/9/26瀏覽)
2. 電子期刊文章:
作者。年代。〈篇名〉,《期刊》,卷別,期別,起迄頁。網址。(瀏覽時間)
林秀麗,2003,〈私領域裡的勞動力買賣與危機:從台中地區菲籍家戶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實踐談起〉,《文化研究月報》第廿九期。http://hermes.hrc.ntu.edu.tw/csa/journal/29/journal_park230.htm。(2003/8 /14瀏覽)
3. 報紙線上新聞:
作者。出版時間(包括年月日)。〈文章標題〉,《媒體單位》。網址。(瀏覽時間)
李名揚。2003/8/13。〈台大博士生顛覆現有物理理論〉,《聯合新聞網》。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4/1502854.shtml。(2003/8/14瀏覽)
4. 電子報:
作者。出版時間(包括年月日)。〈文章標題〉,《報紙名稱》。網址。(瀏覽時間)
邱花妹譯。2002/9/13。〈全球化下的紅綠政治實踐〉,《南方電子報》。http://www.esouth.org/sccid/south/south20020913.htm。(2002/9/15瀏覽)
5. 一般網路文獻
(1) 無日期:
作者。?。〈文章標題〉,《網頁標題》。網址。(瀏覽時間)
沈清松。?。〈莊子與海德格的美學〉。http://www.riccibase.com/docfile/art-tk01.htm。(2003/1/5瀏覽)
(2) 無日期、無作者:
?。?。〈文章標題〉,《網頁標題》。網址。(瀏覽時間)
?。?。〈第三章:文藝復興的社會〉,《文藝復興藝術史》。http://www2.tku.edu.tw/~tahx/lau/Ch3.htm。(2003/1/5瀏覽)
(3) 標示多頁之網路文獻,提供連結文件首頁(Home Page)的網址。
6. 網頁、網域:
網站名稱。年代。網址。(瀏覽日期)
國立台灣藝術大學。2003。http://www.ntua.edu.tw/。(2003/6/15瀏覽)
7. 線上討論區:
作者。傳送日期(資料被post到討論區的時間)。〈文章標題〉,討論區名稱,網址。(瀏覽日期)
張筱雲。2002/1/15。〈他山之石—德國的教科書制度〉,esouth-community(南方電子報討論區)。http://tw.groups.yahoo.com/group/esouth-community/message/760。(2002/9/14瀏覽)
英文部分:
一、引用整本書
作者姓, 名字. 年份. 書名. 出版地:出版社.
例子:
Hobsbawm, E. J. 1991. Nations and Nationalism. Cambridge: Canto.
二、引用合集中的一篇
作者姓, 名字. 年份. “篇名,” in 書名, 編者(名姓)(eds), 頁數. 出版地:出版社.
例子:
Simmel, Georg. 1997. “The Philosophy of Fashion,” in Simmel on Culture, D. Frisby and M. Featherstone (eds), pp. 1-45. London: Sage.
三、一位作者引用不止一篇
第一篇與按照其他規則。
第二篇以後,往後避兩個中文全形(畫線),代表同一人。
例子:
Mills, C. Wright. 1951. White Collar. Boston: Beacon Press.
——-, 1956. The Power Elite. Boston: Beacon Press.
四、引用期刊中的某篇
作者姓,名. 年份. “篇名,” 期刊名稱 期數:頁數(xx-yy).
例子:
Eisenstein, Elizabeth L. 1968. “Some Conjectures about the Impact of Printing on Western Society and Thought: A Preliminary Report,”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40:1-56.
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
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
課程講義檔案已上傳至靜宜e-learning,請自行點選下載閱讀。
我剛試著將上課講義上傳至e-learning,已經成功了,再麻煩大家上網把檔案下載下來閱讀,謝謝。
另外,要麻煩大家記得將分組名單交給我,並且至少要在開始進行作業之前兩週。